以“四个坚持”推动佛教中国化
记山东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
文 何鹏 李玎
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千佛山北麓,依山而建。隋开皇年间(581-600),依山势镌佛像多尊,始建“千佛寺”。唐贞观年间(627—649),将“千佛寺”改名“兴国禅寺”,宋及明清时期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格局和规模,禅院深邃幽静,殿堂分布错落有致。1983年寺院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近年来,兴国禅寺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从严治教,坚持从思想教育、制度完善、素质提升、教风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积极培养高层次“双通”人才,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兴国禅寺被国家宗教局评选为全国首届和谐寺观教堂,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弘庵被评为全国首届和谐寺观先进个人。2022年兴国禅寺被中央统战部表彰为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
一、坚持“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坚持拥党爱国优良传统,带领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四史”学习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教职人员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举行升国旗仪式,成立兴国禅寺“梵呗”合唱团,参加全市统一战线庆祝建国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同心同向同行·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演讲比赛等,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组织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在寺院开设法治文化宣传栏,建立法治服务共建站,聘请法律顾问团,定期开展普法专题辅导讲座,通过以案普法、以案释法,不断增强僧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兴国禅寺普法宣传教育基地获批山东省首批省级普法宣传教育基地。
二、坚持“继承创新”,推进佛教中国化实践
一是成立专委会。成立以寺管会主任为组长,寺管会成员为组员的推进佛教中国化工作专委会,定期召开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推进会,统筹开展佛教中国化实践。
二是设立研究机构。成立济南市首家宗教文化研究机构“济南市当代佛教文化研究所”,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通过座谈会、交流会、实地调研等活动,就济南佛教历史文化、佛教中国化济南实践、山东佛教文化历史遗迹等课题开展研究工作,扎实推进全市佛教文化研究工作。
三是开展中国化专项课题研究。先后开设“济南佛教文化史考”“佛教绘画建筑之美”“发现传统文化之美”等系列研究课题,设立“千佛山兴国禅寺文化论丛”,收录、出版形成《明清济南府佛教研究》《元明清时期山东僧人塔铭墓志收集、整理与研究》《济南佛寺历代诗咏楹联辑》《济南佛寺匾额楹联辑注》等一批佛教中国化研究成果。
四是开展专题活动。开设同心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分享交流会。举行笔会、书画鉴赏、摄影展览、禅茶品鉴、香道、花艺、陶艺、古琴等文化体验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坚持“从严从实”,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一是持续加强和改进教风。切实落实政治立场好、思想品德好、操守戒律好、潜心修行好、自身形象好的“五好”宗教教职人员标准,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在严持戒律的基础上,注重定慧修学,坚持早晚课诵、过堂用斋、半月诵戒、结夏安居,不断提升教职人员的佛学造诣。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推进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教育,组织教职人员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加强专业人才储备,持续培养具有正言正信、教行兼备、严持净戒、真才实学的优秀僧才。鼓励年轻教职人员报考社会高等院校及宗教院校学习深造,积极培养高层次“双通人才”,全寺教职人员接受高等教育比率达到90%。
三是狠抓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健全完善场所、人员、财务、消防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教职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寺院安放牌位等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水平。
四是落实崇俭戒奢。积极响应崇俭戒奢倡议,自2017年起取消门票收费。积极开展生态寺院建设,建设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佛教活动场所,倡导“文明进香”,实行免费赠香,自觉抵制商业化,树立佛教良好形象。
四、坚持“利乐有情”,开展社会公益事业
弘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发起成立济南市首家宗教界公益慈善组织“济南市觉弘公益基金会”,依法依规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持续打造“慈心点亮小桔灯”“温暖泉城”等公益慈善品牌,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扶贫济困、抗震救灾、疫情防控、养老助残等公益项目,在生态环保、科技支教等方面积极探索宗教公益慈善新路径。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展现了佛教慈悲济世、奉献担当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挥佛教积极作用。
(作者分别为济南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济南市委统战部宗教事务处副处长)
来源:中国宗教
编辑:仁 观
审核:王 桢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217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001